在短視頻拍攝時注意事項
1.保持畫面構圖平衡 普通的照片擺歪了,還可以很輕易地再將它轉回到水平位置上來。可要是短視頻里播放的圖像發生了傾斜,那就麻煩多了。在每次按下錄像鍵之前,我們都要環視四周的環境,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攝的視頻畫面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——這就是在構圖。 一幅完美的構圖,起碼應該做到下面兩點:一是畫面整潔、流暢,避免雜亂的背景;二是色彩平衡性良好,畫面要有較強的層次感,確保主體能夠從全部背景中突顯出來。
2.盡量利用自然光 陽光有著“自然而然”的變化規律和特性,我們在運用自然光進行視頻拍攝時,只能遵循這種客觀存在的規律,選擇符合創作意圖的視頻拍攝地點、視頻拍攝時間和視頻拍攝角度。
3.盡量順光拍攝 在短視頻拍攝的時候,一定要確認被攝物體和陽光或燈光之間的位置關系。基本的條件就是“面向光源”,即光源是在被攝物體前面的那種狀態。當然,這樣容易失去立體感或成為沒有陰影的平面圖像,遇到這樣的情況,可以將光線稍微斜過來一點,以此來增加對比度。這樣,就能拍攝出一幅立體感較強的圖像。 由于攝像機的自動白平衡是根據其背景色調來調節的,所以在這種背景本身就昏暗不清的情況下,如果希望得到自然真實的短視頻畫面色彩,就只能親自動手了。
4.移動鏡頭要平穩 進行搖動視頻拍攝時,一定要平穩的移動攝像機的鏡頭。好使用三腳架,這樣有利于拍攝出短視頻穩定的畫面。 不管是上下搖攝還是左右搖攝,動作應該做得平穩滑順,畫面流暢,中間無停頓,更不能忽快忽慢。注意不要過分移動鏡頭,也不要在沒有需要的情況下移動鏡頭。搖攝的起點和終點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處,技巧運用得有分有寸。避免搖來搖去,像澆花。搖攝過去就不要再搖攝回來,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全景拍攝。
5.移動鏡頭要有規律 短視頻鏡頭的移動應該有規律,要么從左到右,要么從右到左。同樣,上下、進退也都要有跡可循。 搖攝的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。根據經驗,用搖攝的方法視頻拍攝一組鏡頭約10秒左右為宜,過短播放時畫面看起來像在飛,過長看又會覺得拖泥帶水。短視頻追隨搖攝運動物體時,搖速要與畫面內運動物體的位移相對應,短視頻拍攝時應盡力將被攝主體穩定地保持在畫框內的某一點上。
6.合理使用對焦功能 在短視頻拍攝時是以拍攝主體在畫面正中央為對焦的點,要避免視頻拍攝主體前有走動的物體影響紅外線測距。雖然全部采用自動對焦,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(比如隔著鐵絲網、玻璃或者與目標之間有人物移動等等),畫面的焦距就沒有那么穩定了,常常一下子清晰,一下子又模糊的,亦真亦幻,讓人難以把握。 這是因為在自動對焦的情形下,是依據前方物體反射回來的訊號判斷距離或調整焦距的。此時,只要將對焦狀態從自動切換到手動就可以了。
7.充分掌握手動調節功能 大多數DV攝像機都是“傻瓜”型的全自動設備,短視頻拍攝操作者只需打開電源,按動錄制、停止鍵,就可以拍攝自如了。如果要獲得更好的影像,就應該進一步從技術能力上提高自己,學習如何正確地控制焦點、調節曝光度以及獲得準確的白平衡。 逐步掌握一些手動調節功能讓DV攝像機成為我們創作當中的馴服工具。
8.圍繞中心人物拍攝 每一次活動或慶典當中,中心人物只能是一個或不多的幾個人,婚禮上的新郎、新娘,剛剛滿月的嬰兒,壽筵上的老人或者是從遠方歸來團聚的親友。短視頻拍攝者應當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這些事件主人公的身上,而不是蜻蜓點水般地為每一位到場的來賓都立此存照。 中心人物的行為、言語和情緒變化構成了整部作品的邏輯主線。即便是視頻拍攝其他人的言行,也都應圍繞著影片的主要人物著筆,不可喧賓奪主,搞成一部瑣碎的流水賬。
9.注重環境與細節拍攝 衡量一部影像作品的優劣,對細節刻畫的成功與否卻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。由于攝像機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,能夠更為宏觀或微觀地審視我們周遭的環境,它所呈現出來的視覺空間,自然是一個由更多全景與細節交織構成的主觀世界。 對于拍攝新人來說,他們還不太習慣讓攝像機觀察自己的肉眼看不真切的地方,因而記錄下來的,大多是人所共見的平庸影像。
10.掌握視頻拍攝時間 為方便觀眾了解畫面,轉拍另一畫面前好讓鏡頭停留幾秒鐘的時間。短視頻拍攝動態影像時,需要配合適當的時間移動攝像機。而拍攝風景時,適當的拍攝時間是10秒左右。 鏡頭的時間太短,則圖像看不明白,看得很累。反之,如果一個鏡頭時間太長,則影響觀看熱情,看得很煩。所以每個鏡頭的時間掌握就頗值得仔細玩味。